促使喵叔决定,放下重疾险的产品评测,先开启这个话题的原因之一是:
有个读者加了好友,只有三个字“卖保险?”,还没来得及回复,他已经拉黑了。
也不知道他在过去的人生中,是和多少无良的保险销售有过纠葛,最后变得对这两个字,这么充满偏见。
这样的人还有很多。
也有读者留言说,他给家人买了保险,但对方反而觉得他在咒自己。
其实这些,统统可以理解为认知盲区。
我一直觉得这很难纠正,当观念和这个人共生多年,就像难以根治的顽疾,除了多沟通,别无他法。
但很多事情,你关心的人想不到,你就得帮他想到。
保底的钱写的是关于低风险投资、家庭的资产配置(也不排除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)。
但这当中,保险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。
1
我知道很多人在买保险的过程中,都有着各种顾虑和纠结,也还没理清一些问题。
那我们就先问自己,为什么要买保险?
保险是消费,是风险管理工具,是一份对赌协议。
这都没错,但最后拿到手的,只有一份保险合同。
但显然,买保险不是我的最终目的。
当我签下这份协议,真正的目标应该是:转移风险,从而提升确定性。
人都喜欢确定的东西。
有了保险,我至少能确定,在遇到风险的时候,原本100%的损失可以降低到50%,甚至更低。
而保险本身,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式。
如果你有其他方式,比如拥有足够多的资产,自身经济能力已经足以对抗风险,那你可能就不用考虑,再用它来对冲风险。
2
知道了目标后,接下来你需要知道:我想用保险解决哪些风险?
正确的回答范例有:
我希望我走了之后,巨额的房贷不要落在妻儿身上;我想把保额做的再高点;我希望女儿今后有钱养老;我想等孩子长大后出国留学。
这些都对,而且越具体越好,但绝不应该是:
我家亲戚推荐买、别人说它好…
你自己的实际情况,只有你自己才最了解。
想清楚了这一点,再决定买什么产品,我们也就不会被保险代理人牵着走了。
结合自身需求,再谈产品分析。
2
每个人的投保理念不同,没有孰优孰劣之分。
就像有人可以专门跑到香港,买带分红的返还型重疾险,保费很高,但人家不介意。
但喵叔也有朋友,坚持只买消费型重疾险,保到5、60岁那种。
倒不是因为差钱,而是他觉得没必要。
“等到了50岁,我投资赚的钱早就够保额了,干嘛还买保险?”
保险是个千人千面的东西,不存在谁好谁坏。
第四条:买保险,可以薅羊毛,但别一心想着占便宜。
很多人都比较排斥消费型险,因为他觉得,只保30年,万一期间没出险,这钱就“打了水漂”。
于是在经济能力并不太好的情况下,他还是买了贵很多的返还型险。
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句话:
资产配置是反人性的,保险尤其是。
这很好理解,保险并没有什么预期收益可期待,它指向的是另一条路。
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家庭,还是让投资的归投资,保障的归保障。
等今后家庭的条件越来越好,再做调整都可以。
3
讲保险,没办法回避产品。
我只能说,我是在仔细研究过产品形态、合同条款之后,再找一些靠谱的产品,推荐给大家。
(碰上喵叔想吐槽的,也会拎出来批评)
但你也最好别做伸手党,就像工作、炒股一样,你自己也要思考、分析、做出选择。
因为人生是你自己的。
相关阅读: